品牌如何用科學方法成功(二)

品牌如何用科學方法成功(二)

品牌如何用科學方法成功上一篇提到《成功公式》作者巴拉巴西定義了「業務表現」和「社會認可」這兩個指標來判斷世俗上所認定我們成不成功。「品牌」的原意來自於口耳相傳對某人、某產品、某品牌的歡迎程度,所以「社會認可」是主要,當然「業務表現」也是必要條件,這是基本且長久。這篇我們要說的是:如果在眾多高手中如何分出勝負&品牌競爭力評判標準。

品牌成功公式定律二:業務表現有上限,但成功無上限

運動冠軍選手成績比第二好一點,收入是千百倍

演藝人員的成就和收入成冪律分布

蝦皮上價格稍低的同產品銷售量佔整個市場90%

這種只要贏一點點就能佔據市場大量份額的勝者通吃現象我們叫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 )

服裝市場上,不同品牌風格無法比較,那相同風格的衣服要怎麼比較?接下來本編用一項觀念、一場比賽、一種選拔給大家啟發。

首先你要能入場

你要有一定實力才能參加運動競賽、你要能在導演眼前展現演技並被選中、你要有產量和倉儲空間,才能在運動競技、演藝圈、蝦皮賣場和他人競爭。上一講說的有些行業「業務表現」贏了就贏了,而大部分行業是「業務表現」「社會認可」兩項都要,看中比例不同而已。時裝品牌要有長期可發展的「社會認可」,要有一定水準「業務表現」,才能入場。

紅酒評比真的客觀嗎

先說結論:想在紅酒裡分出真正的高低,幾乎不可能

專家可以為我們分享這瓶酒口感怎樣、它源自於哪裡、用什麼方法釀造以及歷史。但如果要為25美元和200美元的葡萄酒分出高低,專家們分辨不出來。

《成功公式》作者巴拉巴西提到在一次紅酒比賽中,研究者在一天內把同一種紅酒分三次給品酒師評測;結果成績大多如下

第一次80分,這在紅酒比賽中是一個很低的分數

第二次90分

第三次96分,是高分

在所有品酒師能為同一種紅酒打出穩定分數的佔比,只有18%。

也就是說專家自己跟自己都無法自洽,怎麼能在整場比賽中,為這隻紅酒客觀評價呢?當大家都是高手時候,要怎樣讓自己勝出?

比音樂還是比表演

有人做過這麼一個實驗。在受試者不知道比賽結果的情況下,讓他們對一場真實的鋼琴演奏比賽的三位選手的表現做判斷,猜一猜是哪位選手得了冠軍。

第一組受試者只聽聲音不看現場,他們接收的是最純粹的音樂評比,結果準確率只有25%。這可是三選一的選項,胡亂選都有33%的準確率,這個成績完全不及格。

第二組受試者則是只看圖像不聽聲音;可這是音樂比賽,結果這一組的準確率竟高達50%。

第三組受試者邊聽邊看,判斷準確率還不如第二組。

難道現在鋼琴比賽變成比視覺藝術了嗎?我們只能說高水平選手的演奏水平已經無法區分了,人們只能用音樂以外的東西,比如演奏者沈浸表情、誇張手勢,甚至帥不帥、正不正成為評判名次的標準。

大家都是高手時候,需要找到自己特點,剩下的交給運氣

獨家只有自己有的、開發特殊技術手法、做了個第一或系列靈感讓對方留下印象增加被評選的印象和機會。大家在業務表現鑽營時,可以適度讓自己跳脫出來,看有什麼可以延伸。

每個品牌都具獨特性,能入場的都是高手。按《得到-萬維鋼精英日課III》説「在金子對金子的比賽中,『公平』這個詞沒啥意義。差距已經微乎其微,裁判再怎麼樣都無法保證絕對的公平。」

品牌成功公式定律三:過去的成功x適應度=未來的成功

先解釋名詞

過去的成功:很好理解,上一季火的系列作品、上一個成功創業項目

適應度:不是按讚數、討論度、買氣,而是觸及率、互動率和轉換率

它們兩個是相乘關係,所以都是未來成功必要非充分條件。

白給的成功也是成功

一般來說連續創業者基本上能連續創業,是因為上一次創業成功了才有第二次。而成功也可以是白給的。

社會學家在群眾募資網站「Kickstarter」做了一項實驗,隨機選擇200個新項目,分成兩組。對第一組,研究者給每個項目捐了一筆幾十美元的小錢,對第二組什麼都沒做。結果收到研究者隨機給的這比小小的啓動獎勵的項目,後來獲得別的捐款的比率是第二組的兩倍以上。

這就是馬太效應,這就是為什麼你得贏在起跑線。初期的一點點小小成功都彌足珍貴,能給你帶來新的成功。

適應度 vs. 歡迎度

有一個著名實驗,雅虎公司有個音樂實驗室,準備了很多新歌,邀請了14000名受試者來聽。研究者通過一些分組確定這些新歌的排名,然後在另一些分組裡故意把排名顛倒過來。

對大多數歌曲來說,真的是被排在前幾名的歌曲很受歡迎。受試者就好像綿羊一樣,別人說這首歌好聽,他們就更多地下載了這首歌。

但是,有幾首特別好聽的歌沒有被壓住。哪怕你把它排名壓得非常低,受試者仍然能慢慢地把它頂上來。據此,巴拉巴西提出了一個概念,叫「適應度(fitness)」。

在本來被排在很後面、點閱數低的歌曲,因該歌曲適應度(互動率、下載率)高,逐漸讓自己排名越來越往前。

 

作者巴拉巴西說「適應度」並不一定是業務表現,因為業務表現是個獨立的分數,而適應度是跟別人競爭的優劣情況。但是適應度不受社會認可的影響。

在本編看來,「社會認可」是「歡迎度」,也可以說是「過去的成功」,因為你的成功是我們認可。它可以表現在按讚數、討論數和銷售量上,這幾項指標是「數值」不是「適應度」觸及率、互動率和轉換率這樣的「比例」上。產品A可以銷售量很好,單品販售1000件,可能要10萬人看過;而產品B雖然銷售量100件,卻是1000人看過後,每十個人就有一人買了產品。

所以說「社會認可」x「適應度」=未來的成功

資料來源:The Formula: The Universal Laws of Success
得到《萬維鋼精英日課第三季》

 

時裝説:「創業家連續創業、品牌系列持續火,有它背後公式。當每個品牌在說自己特點時,沒什麼公平可言。這讓本邊想起『謀在人成在天』,盡最大努力,成了那些利益是附加,敗了並不影響自己,下次再優化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