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曾彥維故事,融合了夢想實現、現實掙扎,以及對未來無限期許。他曾憑藉品牌 IRENSENSE 站上國際舞台,特別是2023年登上樂天東京時裝週,成為打出國際市場少數台灣服飾品牌。然而在這有著高光時刻的台牌卻在2024年畫下句點。設計師曾彥維並未停下腳步,轉而以全新品牌 ASTER 再度啟程,帶著對面料工藝熱情探索、時裝概念深刻思考,踏上一條新的道路。本次專訪,時裝說與曾彥維深入探討 IRENSENSE 的過去,解讀品牌轉型背後的契機,並了解新品牌 ASTER 設計理念與未來展望。
想認識完整訪談+專訪影片,都在《時裝說》訂閱集資專案的訂閱讀者專屬頁面裡。支持並訂閱我們,將陸續解鎖新服務,集結眾人之力為台灣時裝品牌而說。
IRENSENSE 的回顧與轉型契機
Q1: 回首 IRENSENSE 歷程,您認為品牌最具代表性成就和關鍵時刻是什麼?
「去年登上樂天東京時裝週,絕對是我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也是我在服裝設計生涯中最自豪時刻。」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語氣中帶著濃濃感慨與喜悅。設計師曾彥維談到,從高中開始就對國際舞台充滿嚮往,但當時覺得那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通過幾年努力,終於在去年實現了這個目標,這讓他對自己設計能力產生更多信心,更感謝身邊朋友力挺幫忙,也認定品牌具備一定潛力。
「這場秀不僅是品牌高光時刻,也是一次重要學習經歷。」設計師曾彥維坦言,籌備與參展過程充滿挑戰,特別是經濟上壓力。「東京時裝週成本非常高,導致品牌現金流出現了問題。這雖然是一個重要成就,但也讓我深刻認識到資金管理對品牌長期發展關鍵性。」
此外,他還分享了台灣設計師在國際舞台上艱難處境。「我們需要克服的不只是資金問題,還包括推廣資源有限。」曾彥維舉例說:「許多他身邊厲害的朋友在產品設計並做出來後,拍攝也拍好,就把照片放上去。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在產品做好後的後續曝光,這是他想辦法克服的地方(筆者聽聞此處隨即毛遂自薦,身為行銷背景出身的筆者,經營《時裝說》便是在行銷漏斗為品牌曝光宣傳,甚至引流客源購買)。
Q2: 品牌曾登上樂天東京時裝週,這段經歷對您來說有什麼樣的意義?
「這對我來說是一次自我實現,也是對多年努力的肯定。」曾彥維提到,高中時自己連時裝秀都進不去,更別提站上舞台可能性。因此,當去年真正實現這個目標時,他對自己有了更多信心,也更加篤定了未來方向。
不過,他也坦言,這次經驗認識到台灣服飾品牌向文化部申請補助的邏輯矛盾:「一方面也是我們沒做好完整的功課才導致資金鏈困難。我們設想的是在品牌確定入選海外品牌秀或參展資格,或走完秀、參完展後方能申請補助;因為品牌已經實際從海外歸國,留下費用足跡紀錄,或確定有海外展入場資格才能更具體設想要做什麼。」在還不確定隔年是否要去海外參展就先申請補助的先後順序有點矛盾,致使 IRENSENSE 在樂天東京時裝週後面臨財務困境。
Q3: 面對 IRENSENSE 的收掉,對您來說有什麼感觸?
「這個決定其實醞釀了一年多,過程中充滿了掙扎與不捨。」他直言,IRENSENSE 在國際舞台上的亮相,雖然達到了過去夢寐以求的高光時刻,但同時也帶來了經營壓力。「品牌才剛剛起步,就因資金不足和市場挑戰,不得不選擇放下。」
他還提到,IRENSENSE 在設計方向上曾經面臨過市場局限。「過去我們男裝風格偏中性化,雖然有特定消費族群喜歡;但市場規模過於小眾,無法支撐品牌長期發展,這樣很可惜。」這些經驗讓他在籌劃 ASTER 時,對於市場定位與產品策略有了更加清晰思路。
Q4. 對曾經支持 IRENSENSE 的粉絲和消費者,您想說什麼?
「會謝謝,也會抱歉,很感謝一些客人在每次品牌活動都會來看。買不買無所謂,能和喜歡品牌的粉絲聊天是我在創業過程中最開心時刻,因為能把每一次靈感和理念、衣服細節分享給粉絲。即使再累,但能和粉絲互動是讓我持續做下去的動力。」
設計師曾彥維話鋒一轉:「但在今年(2024)十月份那篇貼文的佈達,還是很抱歉。我將會用不同方式,盡最大努力讓新品牌繼續走下去。」
二、ASTER 的誕生與設計理念
Q5: 為什麼選擇 ASTER 作為新品牌的名稱?這背後有什麼樣意涵?
「ASTER 是我大學時期一項創意專案,當時用它作為品牌名稱,象徵著對設計的憧憬與夢想。」ASTER 靈感來自流星,代表著瞬間閃耀與希望,這也成為設計師曾彥維這次重新出發重要象徵。「這個名字對我來說是一種情感上的連結,也是對初心的回歸。」
曾彥維提到,這次以 ASTER 命名,不僅是個人一種延續,更希望用它來傳遞設計核心價值。
Q6: 您提到「重新探討面料工藝和繡花細節的初衷」,這部分具體會如何呈現?
「我們會更加專注於工藝細節,特別是在女裝方面。」曾彥維透露女裝品牌將採用大量自然材質,如棉麻,並以古典花園為靈感,創造出具有故事性的設計。「女裝品牌會是像工藝品、藝術品般看待;延續 IRENSENSE 優雅、精緻風格,每一季有專屬於她的故事,每一件衣服都像是一場花園探索的旅程,充滿細節與生命力。」
男裝部分,ASTER 則更強調童趣與幽默感。「我希望用設計表達一種輕鬆自在的態度,讓穿著者既能展現成熟的一面,又保有孩童般的純真。我們每一位成熟大人的內心中還住著童趣般小朋友,從男裝到部分中性的性別區間,同時點綴童趣般的幽默性;而且是能夠在市場大眾能入手的價格上展開。」
ASTER 起步最大困難、經歷 IRENSENSE 結束的反思、還有設計師曾彥維對台灣市場的觀察,想認識完整訪談+專訪影片,都在《時裝說》訂閱集資專案的訂閱讀者專屬頁面裡。支持並訂閱我們,將陸續解鎖新服務,集結眾人之力為台灣時裝品牌而說。